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我的心里是暖暖的,非常感动。”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贾家寺村村支书贾成刚说。
这句话,经常被贾成刚挂在嘴边,特别是给村民开会的时候,他都要给大家讲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渐渐地,贾家寺村的群众都记住了这句话,就连村里的孩子们都知道。
在贾家寺村,会真切地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能够从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身上体会到。
这一切,都与11年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不远千里来到贾家寺村有关。
从那天起,这个经受过地震灾害的小村庄,开启了全面奔小康的新篇章。
如今,贾家寺村已经不是一个乡村,而更像是城镇。因为,村民过上了城市般的生活,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白天是工厂车间的“上班族”,晚上跳起欢快的广场舞……
“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几乎家家都买了小汽车。小康路上一个都没有少!”皂郊镇副镇长张忠魁的一席话,道出了多年来贾家寺村建设小康的努力与奋斗。
“最好的时代!”
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从小就生活在贾家寺村、今年72岁的李引生,经历过连自己都记不清多少次的奋斗与失败——种过地、打过工、做过小买卖……
“干了一辈子,这几年才真叫过上了好日子!”李引生说。
和李引生同龄的人,都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艰难日子。“那个时候只能听天由命,一点办法都没有!”李引生回忆起过去的苦日子,依然心有余悸。
如今,村口就有现代化的工厂和农业示范园,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只要人勤快,肯学手艺,就能赚钱!”李引生由衷赞叹,这是他做梦都没有想过的。
路通了,水来了,苦日子一去不复返,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李引生不住念叨:“就连我这老汉如今都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淋浴间和水冲式厕所,这不就是最大的变化吗?”
每天饭后,李引生都要在村里走一走,和大家聊聊新生活。有时候还会坐公交到市里走走,“趁着身体还行,多走走看看。”
走出李引生家,平展的水泥路蜿蜒穿行,道路两旁的景观树木枝繁叶茂,古刹涌泉寺掩隐在不远处的山林里。行走在田间地头,人们神采奕奕。
“党和政府给我们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如果我们不努力,就辜负了党的好政策,辜负了总书记!”已经成了贾家寺村民们的共识。
从“吃饱肚子”,到吃上“净颗子”,再到“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那些当年乡亲们遥不可及的梦想甚至“下辈子的愿望”都已经一一实现。
李引生不禁感叹:“我遇上了最好的时代!”
实践充分证明,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最好的生活!”
老有所依,少有所学。11年间,贾家寺村的变化,大伙儿都看在眼里。
“这就是我心里最好的生活!”在贾家寺村幼儿园里,园长王小燕笑着说,要不是从山上搬下来,要不是党的好政策,自己办幼儿园的梦想永远也没机会实现。
从小在贾家寺村长大的王小燕,小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幼儿园。学校毕业后,王小燕成为天水市的一名幼儿教师。虽然这是份很不错的工作,但在她心中,始终还挂念着贾家寺的孩子们。
“要改变农村的面貌,教育一定得跟得上。不能因为父母亲打工赚钱而耽误了孩子的教育。”王小燕说,拿到教师资格证的那一刻,就下定决心要回到村里当老师,让那些每天都跑很远被托管的村里孩子们不再辛苦。
王小燕充满了奋斗的信心,在村委会干部和大伙儿的支持下,办起村里唯一的幼儿园。如今,园里的孩子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再也不用为孩子入园的事操心了。
“赶紧屋里坐,这么热的天,我给大家切瓜去!”敲开村民马丽花家的院门,这个热情好客的农家大姐便迎了出来,招呼大家屋里坐。
小院里干净整齐,洋气的小二楼窗明几净。客厅里的书柜里,一沓沓红色的奖状摆放得整整齐齐,一个水晶奖杯置放在最高处,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娃哈哈公司优秀员工奖杯!”说起这个水晶奖杯,马丽花自豪地说,自己已经是第三次获得娃哈哈公司的优秀员工奖了。
马丽花一家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受灾群众。依托灾后重建和易地搬迁项目,一家人从山上的老宅子搬到新村里,不仅住上了二层小洋楼,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前些年在天水市开过饭馆,也和朋友去厦门做过餐饮,反正到处折腾。”马丽花细数着自己的过往,直到搬进这里的新房子,她才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当地在贾家寺村旁边流转土地建起农业、工业两个产业园区,农业园区搞种植,工业园区引进许多有实力的企业建起生产加工车间,娃哈哈就是引进的企业之一。
“年纪大了,自己做餐饮费心费力,有点力不从心了。”马丽花说,“后来听说产业园区里招工,就和丈夫算了一笔账,在家门口的园区企业当工人,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
踏实肯干的马丽花进了娃哈哈公司,每个月能领到近4000元工资,既轻松离家又近。丈夫也在附近的一处高速公路管理处干起了后勤,每月有4000多元收入。他们的日子逐渐滋润了起来。
马丽花和丈夫还供两个儿子去外地读书。如今,两个儿子大学毕业都已经在江苏定居。今年,老两口又给两个孩子都交了房子首付,心里彻底踏实了下来。
“作为父母,我们再苦也得教育孩子成人,也希望他们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好日子。”马丽花说,还有一年,自己就要退休了,想着站好最后一班岗,争取退休之前再拿一次优秀员工奖。
“最好的发展!”
3年村主任、4年村支书,谈起贾家寺村这几年的变化,村支书贾成刚最有发言权。
从一名走南闯北的货车司机到贾家寺村村支书,原本打算一辈子和货车为伴的贾成刚,却突然“变了心”,留在了村里。
“一个人过得再好,都比不上全村人过得好。”贾成刚说,这几年党和国家出台了许多支持农村发展的惠农政策,对贾家寺、对自己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只有村子发展好了,我们的日子才能过得更好。”
群众要致富,就要有能够依靠的产业,但是有了产业还得有足够的劳动力保障。以前贾家寺村的年轻人都去外地务工,村里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如何让农村留得住人,曾经是贾成刚每天都要琢磨的问题。
曾经一度时间,贾家寺村开办的集体砖厂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贾家寺人。
“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发展,我们不能要。”贾成刚说,产业固然重要,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给后代留一片蓝天白云,村里关闭了开办几十年的集体砖厂。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还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全村人都赞同把砖厂关了。”贾成刚说。
在这件事情上,贾家寺村村民的态度空前一致:“习近平总书记站得高、看得远,不仅为我们现在的生活着想,还考虑到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发展。所以我们坚决支持!”
贾家寺村的砖厂关了,落后的生产方式画上句号。2017年,砖厂改建成物流仓库,村集体每年有了20万元的租金收入。
时光流转。如今的贾家寺村,正在依托附近流转土地建起来的农业和工业示范园区,使零散户的农产品种植逐渐走向规模化、科学化,加工车间又为群众提供了许多可以在家门口挣钱的就业岗位,收入有保障、发展有希望,选择回到村里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村民李志君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李志君把家里的8亩地流转出去,自己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在园区打起工,成了一名“上班族”。
“以前在家种植小麦、玉米等,由于都是坡地,辛辛苦苦种一年,最终还是靠天吃饭。”李志君说,现在好了,朝九晚五上下班,每月按时领工资。
“现在吃住不愁,就是希望能多挣点钱,过更好的日子。”李志君说,这不仅是自己的心愿,也是村里许多像他一样留下来的年轻人的心愿。
依托两个园区,村民的收入有了稳定增长,但要达到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要求,贾家寺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贾家寺村目前有了最好的发展!”说起贾家寺村的未来,贾成刚认真地说。
“最好的氛围!”
村子美了、村民富了,文明淳朴的乡风也不能丢。
“以前大伙儿穷,每天就是靠着墙角晒太阳。不思进取,邻里间的矛盾也就多了。”说起贾家寺村的乡风变化,老支书贾云峰感叹道,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条件都好了,年轻人忙着赚钱,老年人吃穿不愁,大家相处得很融洽。
这样的变化,来之不易。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自己搬到贾家寺村7个年头了……”皂郊镇田家新庄的搬迁户雷海英感慨道,起初,儿子想搬过来的时候,自己和老伴都不乐意:虽然相隔不远,但毕竟是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
在儿子的再三请求下,雷海英和老伴便随着儿子搬到了贾家寺村。初来乍到,儿子又经常不在家,老两口总怕被村里人冷落。
“人生地不熟,都是新邻居,那时候我出门都小心翼翼。”雷海英说,在过去的农村里,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闹得很不愉快。于是,刚搬下来的日子里,自己每天在苹果种植基地打工,剩下的时间都在家里待着。
直到有一天,隔壁贾大姐叫雷海英一起去村委会参加村民学习交流会,才让自己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以前大家都只顾自己,邻里间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贾云峰说,为了让全村的邻里关系相处得更融洽,村党支部决定定期举办村民学习交流会,增加群众彼此之间交流的机会。
在学习交流会上,贾云峰会经常讲党的惠农政策,讲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关怀,渐渐地,大家的思想转变到了增收致富上。
参加集体活动,面对热情的左邻右舍,雷海英和大家相处得越来越融洽,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她总是骄傲地说:“我们贾家寺村的生活氛围最好!”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贾家寺村正在奔向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