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a> | 无障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农业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业要闻
在这里,读懂“特别有故事”的农产品——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交会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展侧记
发布日期:2020-12-03 作者: 来源:

  被誉为“戈壁小人参”的新疆柯坪恰玛古、具有兰花香味的福建小清新茶和白芽奇兰、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藏猪保护区的工布江达藏猪……在11月27-30日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一批“产自特定地域、彰显独特品质”的优秀地理标志农产品亮相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展。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有故事的产品,有乡愁的产业。”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连续六年组织举办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展和品牌推介会,充分展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蓬勃生机和中华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一展一会”宣传推介平台。

  特色,能认得出、记得住

  走进展区,以麦穗、地球、日月等元素构成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随处可见。“麦穗代表生命与农产品,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状态,体现了农产品和地球、人类共存的内涵。标识的颜色以绿色为主,搭配橙色。绿色象征农业和环保,橙色寓意丰收和成熟。”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展示面积和数量大幅提高。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按地域划分为33个展示区,展出产品超过500个,涵盖粮油、果茶、水产、畜禽、蔬菜等。

  展馆中心醒目的位置是本次东道主重庆的展位。墙面上一边印着“渝山渝水孕渝珍,巴山巴水韵巴味”,另一边是重庆6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分布图。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众多优质农产品。这次我们带来了柑橘、蔬菜、粮油、茶叶等27个地标产品。”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戴亨林一边介绍一边引领记者参观。展位中间供品鉴的“南川大树茶”是通过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设的产品,抿上一口,清香酣甜,带着花香。

  地理标志产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传承着传统技艺、传说典故、民风民俗等知识,如何利用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差异化、专属性强的个性化品牌,一些展位颇花心思。

  北京展位从设计到陈列的产品都很有新意。展位以祈年殿为设计原型,中间展示台是大兴新机场的图景。墙上没有产品展示图,而是以体现历史传说、农耕文化的手绘山水画代替。“这是展馆内唯一没有标注地名的展位,我们采用新老建筑地标结合,体现北京的人文特色。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是北京馆。”北京绿色食品办公室副主任郝建强说,“这次我们只带来4个产品:北京鸭、上方山香椿、京西稻、茅山后佛见喜梨,虽然量少,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地标保护工程的产品。布置展位和打造产品品牌一样,不以量取胜,深挖文化内涵,在品质和特色上下文章。”

  “瞧瞧这刀工,这一碗面卖15元值不值?”随着吆喝声,记者来到陕西馆一探究竟。只见厨娘一双巧手上下翻飞,手起刀落,剁出的面条细若粉丝,整齐如机制挂面。一旁的工作人员一边唱着陕北民歌,一边将剁好的面条天女散花般地撒入锅中,煮熟捞在大碗中,浇上羊肉汤。

  “这是咱陕西靖边有名的剁荞面,荞面和羊肉是绝配,营养风味更佳。”工作人员邀请记者品尝。吃上一口,面条坚软细滑,汤鲜味美。“剁荞面的原料就是地理标志农产品靖边荞麦,全程有机化种植,具有高蛋白、含糖低的特点,是适合糖尿病人的保健食品。”工作人员说。展位虽小,但展现着一二三产的大融合。

  品牌,能立得稳、走得远

  此次参展的产品,既有近两年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支持产品,又有首批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互认产品。既有全国知名度高的地标农产品,也有产自于乡镇地域的特色地标农产品。

  “精河枸杞就是首批中欧互认产品,色泽鲜红、果粒大、肉丰厚,果实内含物饱满没有空隙,是理想的药食兼用营养保健珍品。”在新疆展馆,精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振雷现场进行推介。

  “黄河口大闸蟹虽然不如阳澄湖大闸蟹有名,但我们的品质丝毫不逊色,你看这雪白的肚子,结实的腿。”山东黄河口大闸蟹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艳介绍道,黄河口大闸蟹来自黄河入海口,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肉质比一般的大闸蟹鲜甜,少腥味。“但是目前品牌知名度还不够,希望通过这次农交会能扩大影响力。”

  中国的地理标志如何以品牌化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各地区地标品牌化建设的挑战。不少参展方表示,今后要在品牌建设上多下功夫。

  将品牌农业与数字农业融合,提升地标产品的附加值,福建进行着尝试。在福建展位,“福建省地理标志农产品数字服务平台的电子屏吸引了来往人群的关注。记者点击“VR”按钮,企业生产、加工、种植的一线情况通过多维空间立即出现,如亲临现场。

  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曾晓勇介绍,这套系统以2019年首批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产品为基础开发,所有地标企业和相关认证都在平台中展示。通过一品一码栏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肥用药等信息都被透明化,利用数字化推动地标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扶贫是扶贫攻坚中的重要战略举措,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作出重大贡献,很多地理标志农产品是乡域、县域的主导产业,是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来源。

  陕西略阳乌鸡有1900多年生态养殖历史,是“会飞的鸡”“乌鸡中的战斗鸡”,目前已带动1.4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来自四川省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的王伟现场品尝并听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后,希望将“略阳乌鸡”推荐给老家想要发展特色产业的朋友,“地理标志是质量的保证,品牌价值也高于其他农产品。”

  农交会期间,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授权企业还走进“直播间”,通过线上展示和现场直播为地标产品代言,吸引更多媒体、观众感受特色浓、农味足、品牌亮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的魅力。

  据了解,目前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已达3090个。特别是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两年来,各地共落实专项资金13亿多元,支持了44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打造了一批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引领、一二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样板。

上一条:甘肃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大会战”
下一条: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