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a> | 无障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农业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业要闻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2022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22-04-02 作者: 来源:甘肃农业信息网

各市(州)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省委农办秘书一处、二处,厅机关各处(室、局、委),省畜牧兽医局,厅属各单位: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至关重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党政同责落实,优化种植结构,加强耕地用途管控和耕地质量提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全力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卫战;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县域行动,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牵引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推动寒旱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全力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1.确保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继续采取与市州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的办法,将粮食和大豆生产目标任务分别下达市州,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确保全省粮播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230万吨以上。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文件精神,配合省发改委、省粮食储备局及时出台全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规定配套考核办法,增加面积和产量的考核权重,严格开展考核。(厅种植业管理处及办法涉及相关职能处室;各市州农业农村局,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下同〕)

2.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总体要求是稳定冬小麦和玉米面积,扩大春小麦和大豆、马铃薯面积,把粮食播种面积具体到村组、落实到地块、明确到作物。计划春播粮食作物面积3230万亩,其中玉米1500万亩以上,重点保障河西玉米制种基地和中部、陇东旱作农业区面积不减少;马铃薯达到1100万亩,重点以定西、白银、张掖为主,结合高标准农田和撂荒地整治,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春小麦308万亩,重点是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大豆81万亩,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万亩,主要在陇南和庆阳、白银。各地采取复垦撂荒地种植大豆、麦后复种大豆、麦后复种油菜等方式,努力做到大豆、油料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厅种植业管理处、种业管理处、农田基建管理处、农机化管理处)

3.加大政策扶持。落实好产粮大县、制种大县奖励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各地争取财政资金支持马铃薯、大豆、油料、春小麦扩种,调动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扩大农业保险对粮食作物覆盖面,完成全省粮食作物承保面积1311万亩任务。省上研究制定具体保险条款,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纳入玉米保险范围予以优先保障,各地区要及时对接,尽快将承保计划落实到村到户,切实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厅计划财务处、种植业管理处、种业管理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农村经济合作指导处)

4.加大抓点示范片带建设。以马铃薯、玉米、小麦、大豆、油料等为重点,通过集成配套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打造一批省级百亩攻关方、千亩示范田、万亩示范片、百万亩产业带。重点在凉州区、永昌县建设春小麦浅埋滴灌和宽幅匀播万亩示范片,在徽县、灵台县建设冬小麦统防统治和机收减损万亩示范片,在会宁县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万亩示范片,在陇东、中部旱作区和河西建设3个百万亩玉米(制种玉米)产业带,在安定、渭源、临洮、会宁建设1个马铃薯百万亩产业带。市县结合实际抓一批试验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打造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粮食高产示范片带。(厅种植业管理处、种业管理处、科技教育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

5.加强防灾减灾和指导服务。联合省水利厅、应急厅、气象局制定《科学抗灾促春管夺夏粮丰收预案》,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科学防范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灾害。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分区域、分作物、分环节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实施厅级领导包抓市州、县处级领导包抓县区、农技人员到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的包抓责任制,紧盯冬小麦促弱转壮和春播作物出苗等关键时节和重点环节,开展督促指导和技术服务,坚决打好夏粮丰收这场硬仗。(厅种植业管理处、农田基建管理处,厅属有关单位,各包抓督导队)

6.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加大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和产销形势研判,制定应急保供预案。推进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加大冬春季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力度,提高蔬菜生产和供应能力。落实《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试行》,以稳定母猪存栏为重点,强化市场监测预警,积极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建立国家级、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稳定生猪产能,抓好生猪良种补贴、保险、防疫等政策支持,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65万头左右。(厅市场与信息化处、种植业管理处,省畜牧兽医局)

二、加强耕地保护建设

7.摸清全省耕地底数。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配合自然资源等部门,对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利用状况全面核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明确耕地具体位置和用途,带位置带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配合做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推动划好划足永久基本农田。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厅种植业管理处、农田基建管理处)

8.严格落实耕地结构管控。按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棉油糖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的要求,加强政策引导和结构调整,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严格管控“非粮化”。倡导利用“四荒地”发展林果业。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支持在戈壁、荒漠等适宜地区发展集成多种设施农业技术的戈壁生态农业,拓出更多耕地增量。抓好撂荒地整治,广泛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珍惜土地、用好耕地,曝光耕地撂荒典型案例,营造统筹利用撂荒地的良好氛围。(厅种植业管理处、农田基建管理处、农村经济合作指导处、撂荒办)

9.抓好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的地力提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撂荒地整治、高效节水灌溉、中低产田改造、山旱地宜机化改造、农机农艺技术集成应用、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等相结合,因地制宜推广“一户一块田”、“一户一台地”和“一企一基地”等经验模式,高质量完成全年360万亩任务,加快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落实国家第三次土壤普查任务,指导榆中县开展国家土壤普查试点,指导6个市州18个县区开展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结合实施“四抓一打通”,推广农田节水技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其中推广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3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稳定在5500万亩以上。(厅农田基建管理处、种植业管理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撂荒办)

三、实施强科技行动,强化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信息集成推广应用

10.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制定出台我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和玉米、马铃薯、瓜菜、肉牛、肉羊5个分产业实施方案,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种质资源保护行动,推进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保护、精准鉴定,摸清种质资源底数,开展品种生产性能测定,申报认定新遗传资源,统筹布局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和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建设,打牢种业振兴的种质资源基础。种业创新攻关行动,建立政产学研用联动机制,按照储备一批、启动一批、鉴定验收一批的推进路径,加快良种联合攻关和生物育种,力争在玉米、马铃薯、瓜菜、肉牛、肉羊上率先突破。加快推进“平凉红牛”“河西肉牛”“天华肉用美利奴”“湖羊新品系”“中环肉羊”等新品种(品系)培育进程,力争年内2个品种提交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种业基地提升行动,突出政府市场两手并用,鼓励和引导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扩大省内自育品种制种面积。抓好河西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带动河西打造全国的玉米制种基地、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实现就地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新建和提升“五化”玉米制种基地20万亩、马铃薯良种基地30万亩和瓜菜制种基地5万亩。加快推进省级现代种业产业园创建,推动种业全要素全产业链提升,加快种业发展转型升级。种业企业扶优行动,支持和鼓励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玉米制种企业在省内成立总公司(总部)、区域总部或结算中心,实行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结算。推动优势企业与优质基地深度融合发展,实施优质基地资源市场化竞争性配置政策,优先保障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等优势企业制种基地需求。加大种业科技资源、人才要素等向优势种业企业集聚,通过贷款贴息、财政奖补等方式,支持优势种业企业承担种业科技攻关和国家种子基地、现代种业产业园、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市场净化行动,贯彻落实种子法,推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强化全流程监管,对套牌侵权、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健全区域联动响应和案件联查联办机制,推动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厅种业管理处、科技教育处、农业综合执法管理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农机化管理处及各产业包抓处室,省畜牧兽医局)

11.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把宜机化改造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治理等项目的重要实施内容,加大倾斜支持力度。针对现实需求,列出攻关清单,集中力量,争取在先进实用农机特别是丘陵山区的小型实用专用农机装备的研发上实现突破。汇集省内农机技术力量,依托“一中心五基地”省级农机装备创新研发平台,推进政产学研推用结合,加大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力争较短时间内在制种玉米去雄和低损收获、中药材种植收获、马铃薯联合收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畜禽粪污收集处理施用等领域实现农机装备新突破。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支持导向作用,有针对性地通过累加补贴等方式方法重点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技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购买急用实用农机,加大适宜丘陵地区的小型机械等急需实用农机的补贴力度,采取农机农技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全程机械化作业等办法,大力发展以农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加大新型适用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加快养殖场户设备设施升级改造,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和供应能力。(厅农机化管理处)

12.加快技术信息集成推广应用。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支持水肥一体化、饲喂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等设施装备技术研发应用推广,提升作物的管理和生产效率。指导安定区、泾川县实施马铃薯、肉牛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利用物联网、智慧农业和大数据等物联网+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管理、生产、经营水平。聚合现有业务信息系统,推进甘肃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新形式发展“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培训体系,将智能化元素注入科技培训内容,全面提升农民信息供给、传输和获取能力。(厅市场与信息化处、种植业管理处、科技教育处,省畜牧兽医局)

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3.持续开展常态化监测和帮扶。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对象和低收入人口,聚焦应对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指导各地建立筛查预警机制,健全监测方式和程序,开展常态化监测和帮扶。(厅产业扶贫办)

14.扶持已脱贫户发展壮大产业。在坚持不懈抓好到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保底分红的同时,采取“以奖代补、达标奖励”等方式,对有意愿有条件发展产业的监测对象接续发放到户扶持资金,扩种扩养扩规模,持续扶持合作社购买农机具、建气调库等贮藏设施,强化服务功能,通过给农户提供托管代种代养、订单收购贮藏等服务,有效组织千家万户集中连片建种养基地,有效组织农户进市场,着力构建“弱散小”农户和经营主体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稳定增收机制。(厅产业扶贫办、乡村产业发展处、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市场和信息化处及相关业务处室单位)

五、加快推动寒旱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15.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做大规模。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布局,明确发展规模、方向、目标,鼓励支持产业基础好的市县,建设千亩(千头只)示范点、万亩(万头只)示范片、百万亩(百万头只)产业带,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打造跨乡连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优势特色产业带,不断提高种养规模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以六大产业为代表的产业大县,并予以省级认定。(厅倍增办、农机化管理处及相关产业牵头处室)

16.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以牛、羊、猪、鸡、乳5个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为抓手,提高畜禽良种供应能力,扩大绿色标准化养殖基地规模,推动畜牧业补链延链强链,力争2022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27%。在牛、羊主产大县开展抓点示范,打造万头以上肉牛、10万只以上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形成肉牛、肉羊产业示范片带。加快培育配套屠宰加工、精细分割、冷鲜保存、熟食加工等精深加工的链主企业17个、骨干型企业42个。实施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力争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4个以上。持续抓好平凉红牛产业集群和“甘味”肉羊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从养殖到加工营销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推进奶牛养殖标准化生产和智慧牧场建设,鼓励乳制品加工企业与奶牛养殖场(合作社)探索建立联合牧场,持续壮大乳制品加工企业。力争荷斯坦奶牛存栏达到30万头以上,生鲜乳产量达到90万吨以上,实现年营业收入超30亿元的加工企业1家(伊利)、超5亿元的乳品龙头企业2家(庄园、燎原)。(省畜牧兽医局,厅乡村产业发展处)

17.坚持三链同构做强龙头企业。坚持内培和外引两手发力,千方百计引进大型头部企业,加快培育骨干企业,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今年新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60家以上。以省委省政府产业链链长制链主制为抓手,实施龙头企业“2512”提升行动,把绿色食品加工业作为主攻方向,培育一批领军型和骨干型链主企业,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建设原料基地等,并进行分级达标奖补。强化对龙头企业负责人和市场营销骨干队伍的培训,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厅乡村产业发展处)

18.综合施策建好园区集群。采取新建一批、扩建一批、功能调整一批等方式,加快构建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骨干、市县级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聚焦主导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推动要素、项目、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格局。抓好3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今年省上评估认定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实施奖补。积极改善产业园水电气路和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把加工园物流园作为产业园建设核心区,通过筑巢引凤引进优质龙头企业,聚集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企业,形成加工企业集群。也可以依托现有各类园区,通过提档升级,吸引更多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优质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加快形成加工企业集群,最大限度发挥产业园对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的平台支撑作用。(厅发展规划处)

19.构建市场体系打造“甘味”品牌。持续完善以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为节点、田头市场为基础的三级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产地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围绕蔬菜、苹果、马铃薯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依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提升鲜活农产品产地商品化率,延长销售期,实现错峰上市、优质优价。持续推进以“甘味”品牌为引领、以地方公用品牌为支撑、以企业商标品牌为根本的“甘味”品牌体系建设,着力构建认定监测、宣传推介、线上线下推广、品质支撑和品牌评价体系。完善“甘味”品牌目录管理制度,规范门店授权管理,培育“甘味”品牌精品。借助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优势,持续开展“甘味”品牌广告宣传。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省内外举办宣传推广和产销对接系列活动,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甘味”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20.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甘南草地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意见》,争取把夏河、肃南、天祝列入国家2022年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探索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尾菜处理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确保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7%以上,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3%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0%以上。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扩大“减抗”养殖场数量,促进规范用药。持续开展长江十年禁渔、黄河流域禁渔管理等“亮剑”专项执法行动,科学开展增殖放流,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指导平凉市抓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厅科技教育处、种植业管理处、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展规划处,省畜牧兽医局)

六、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

21.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上而下、村民自治、农民参与,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推进过程中要明确功能和建设定位,既要切实提供好基本公共服务、不能缺位,也要让农民切实干好自己的事、不能越位替农民干、搞大包大揽。建立完善以质量实效为导向、以农民满意为标准的工作推进机制,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更加突出农民主体作用,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尊重农民意愿,激发自觉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厅乡村建设管理处、社会事业促进处)

22.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县域内城乡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县域内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农村为腹地,统筹空间布局和城乡规划,做到乡村规划与县城、中心镇规划有效衔接,引导城镇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因地制宜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在规划引领下,推动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融合发展的格局。坚持差异化打造,引导各地把握村庄分类标准,突出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精准确定村庄类型,体现山水田园符号,力求做到“一村一特色、千村千面貌”。(厅乡村建设管理处)

23.深化“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接续推进5个省级示范市(州)、10个省级示范县(市、区)创建任务,年内建成50个省级示范乡(镇)、新建500个省级示范村,市县同步组织开展示范行动。总结推广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项目的有效做法。(厅乡村建设管理处)

24.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以县域为单位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体系建设试点。研究制定我省农村户用卫生旱厕标准,分级开展技术培训,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改厕质量实效。组建改厕技术指导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改厕技术服务和问题排查。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强化改厕全过程质量管控。新改建农村卫生户厕40万座。围绕“共建洁美家园,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继续清理乱扔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整治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改善村庄公共空间。深入推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规范提升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健全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协调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乡村绿化美化行动、乡村风貌引导等工作,不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厅社会事业处、乡村建设管理处)

25.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创建一批乡村治理示范县、示范村镇,推广乡村治理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治理等乡村治理方式。总结推广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项目的有效办法。开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持续深化治理农村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厅乡村建设管理处)

七、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26.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推动成立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真正运行起来,壮大村集体经济。继续抓好新一轮宅基地改革试点,总结形成一批确权、赋权、活权的制度成果。配合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强化合作社服务功能,调动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的积极性,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探索发展“村级+企业”合作模式,提升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厅政策与改革处、乡村建设管理处、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

27.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经营,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鼓励引导小农户等经营主体接受深松整地、集中育苗、统一播种、统防统治、统一收割、统一烘干仓储等作业服务,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带动群众落实各项增产措施,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加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力度,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开展技术集成、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服务。(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农机管理处)

八、强化要素支撑保障

28. 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注重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才经营管理能力培训,建设新一代乡村企业家队伍。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面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开展提升培训,面向种养大户和专业农机手开展重点培训,面向大豆、油料作物生产开展专项培训。在实践中造就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打造永远不走的“三农”人才队伍。(厅人事处、科教处、乡村产业发展处、农村经济合作指导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

29. 加强农业农村法治建设。持续深化农业综合执法改革,深入实施农业综合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加强执法培训,规范队伍管理,完善执法装备,推进统一着装。扎实开展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中国渔政亮剑”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治理行动。强化普法宣传,开展“宪法进农村”等普法行动。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推动广大农民群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涉企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快推进许可证电子化,大力推进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厅农业综合执法局、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上一条:胡春华强调:确保完成玉米水稻稳产保供目标任务
下一条:甘肃全力培育“法律明白人”建设法治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