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农业农村部质品安全中心以及甘南州农科所针对甘南地方特色产业精准施策,围绕“小切口,深突破”原则,通过与企业实现“科企”联合机制,打造可复制的县域农业提质增效样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近日,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夏河县农业农村局对接,特邀中国农科院质标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麦青稞功能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高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质量安全首席科学家佘永新教授,中国农科院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王霞教授和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与品质评价团队李金龙博士一行三人在百忙之中不辞辛劳,千里赴甘,莅临甘南州夏河县开展前期调研,在夏河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林平和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李明军研究员及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开展青稞系列产品研发调研活动。

在调研过程中,县委常委王林平副县长向专家组介绍了夏河县今年“两粮一草一菌”(青稞、燕麦、牧草和羊肚菌)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雪域优稞”品牌创建。并因地施策,计划引进于正道博士的汽爆技术用于青稞秸秆等加工处理。汽爆技术能够打破青稞秸秆的细胞壁,很好的释放出细胞内生物中的有效成分等等。

听到王副县长拉家常式的介绍后,佘永新科学家强调,青稞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农作物,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更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能,成为现代大健康产业中的潜力作物。青稞在营养功能、产品开发及市场前景具有诸多核心优势:一是天然保健成分突出,富含β-葡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及需控制代谢综合症人群。二是高纤维与低升糖指数(GI),膳食纤维含量高,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其低GI特性能够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主食的需求。三是青稞要多元化产品开发,要传统与创新结合,除传统糌粑、青稞酒外,要有新思路、新技术,已开发出青稞米花能量棒、低GI面条、八宝粥、便捷烘焙米粉、代餐食品等。尤其结合一二线城市和国家现行政策,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如“健康中国”、“体重管理年”、“全谷物行动计划”等行动,满足人们对药食同源作物的多口味、多元化、高品质康养食品的需求。
调研期间,专家组参观了夏河县现代畜牧产业园牦牛记忆馆,馆内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包括特色农产品、畜牧产品、手工艺品等,展示了夏河县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成果。专家组就夏河县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佘永新教授建议,应该将青稞和牦牛产业的上下游相结合起来融合发展,以更好的思路,阐明后期中国农科院相关专家组将将继续关注支持甘南州县域经济新时代农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