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今年的省两会,关于“三农”话题热度不减。
全省2259家扶贫车间向乡村就业工厂转型,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0.3万个,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获国家通报表扬,天津、山东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援助财政资金38.4亿元,消费帮扶57.7亿元……
一年来,甘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有效衔接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了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甘肃如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形势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今年的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汇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省政协委员、泾川县旭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程强今年提交了“扶持重点链主企业,促进我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案。
“高质高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符合乡村产业体系的全产业链,各个生产环节各自为战,最终难以把产业做大做强。”程强说,“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将发展特色农业与农产品加工、现代化仓储物流等统筹布局、协同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受益。”
以牛产业为例,据程强介绍,产业化水平较低、龙头带动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基地规模不大、利益传导机制不畅、要素协同能力不优等问题,导致资源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胜势。
“只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带动更多养殖、冷链运输、食品加工、餐饮企业进入产业链条共同发展。”程强说。
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年来,我们全面统筹、一体推进,城乡区域联动发展。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协调并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新发展阶段,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还要打开视野,打造更符合甘肃实际的城乡融合区域发展模式。”省人大代表、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有自己的见解。
立足农业农村新形势,尹建敏决定在兰州市红古区金砂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千亩有机果园暨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和鑫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基础上,整合农业、科研、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兰州现代农业第六产业园”项目。
“要不断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带动更多群众持续增收,就得想办法解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尹建敏说,产业园将以生态循环农业为抓手,推进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科技创新、农村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
三
去年,我省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39家,6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得到国家认定,启动创建6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将深化“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完善乡村规划师制度,编制完成3996个发展类村庄规划,创建50个示范乡(镇)、500个示范村。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资金投入和人才培育。”省人大代表、定西市通渭县襄南镇瓦洒村憨农牧业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幸欣说,随着群众对乡村服务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做到完善升级,需要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配套政策覆盖更广,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周幸欣说,近年来,大量人才向基层流动,为农村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但如何让人才无生活之忧、无施才之阻,全心全意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还需要进一步从政策、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通过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打造一支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和有想法、有担当的基层干部队伍,是乡村振兴人才保障的切实需求。”周幸欣坦言。
四
去年以来,甘肃各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断转变理念、加快创新、完善机制,挖掘特色旅游文化资源,让文化成为很多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对此,省政协委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马健深有感触。今年,他提交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持续释放乡村文旅致富效应》提案。
“农业、文创、旅游融合是农业农村发展大势所趋,也是城市消费需求热点所在。”马健说,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持续释放乡村文旅致富效应,首先应着力构建“农业+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持续推动农业、文创、旅游融合。
“其次,要坚持发挥当地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做好文化服务,以品牌创新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赋能。”马健说,要坚持完善各项机制,持续拓宽校企合作、地企合作方式,用市场化思维管理平台,开辟农文旅融合项目“绿色通道”,多领域宽范围协同推进乡村振兴。
“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也要紧紧依靠技术创新,引领消费升级。”马健说,“建议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等形式,推出景区预约、购票、购物一体化服务,同时强化宣传推介,吸引流量。通过产品创新,延伸产业链条,按照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的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盘活农村资源,因地制宜谋划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集生产、储运、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